抽水馬桶文章 之 廢繁體字學簡體字?
早幾天寫了一篇文章有關政府高官說長遠要研究是否用普通話教中文,
後來令我想起早年好像曾有官員(忘了是否香港的官員)要求廢繁體字
而改學簡體字,因此想分享一下對這個「廢繁體字學簡體字」概念的個
人看法。
世上的漢字是先有繁體字,後來才有簡體字。
說到繁體字,就不得不提許慎的《說文解字》,香港中學中文科曾有這
本書的節錄作為課文之一。這本書詳細地寫了繁體字的由來及演變,及
把繁體字大致分類為六大類,稱為「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轉注、假借。由於小編「讀得書少」,雖然讀過這本書的節錄,但已
忘記了當中細節只能從網上搜集的一些資料加以整埋成以下簡介︰
1. 象形
把視覺化的圖形,用畫畫的方法,將圖形的輪廓形狀及動態氣勢描畫出
來成為符號,再演變成文字。
2. 指事
沒有任何肖象畫畫性質或記音性質的完全任意的標記符號,分別有「純
粹符號性質的指事字」和「在象形基礎上增加指事符號的指事字」;而
符號與詞義之間未必一定相似或有關係,因此不是全部漢字都是表意文
字(表達意思的文字)。
3. 會意
會意字由兩個或多個獨立的文字組成,以所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併起
來,表達此字的意思。
4. 形聲
結構由表達近似意義的「形符」(或稱「意符」、「義符」),加上表
達近似讀音的「聲符」所構成,因此形聲字的結構是根據讀音和意義來
構造。
5. 轉注
分別有「形轉」、「義轉」和「音轉」;
形轉即同一部首的字,是同一組轉注字。
義轉即同義的字,是同一組轉注字。
音轉即聲音相近(如同韻部、雙聲、陰陽對轉、旁轉之類)的同義字,
是同一組轉注字。
6.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一些口語詞因為沒有相應的文字來表示,因此找了
同音字來表示口語詞的含義。
一些難以用象形、指事、會意、形聲來表達的概念,往往使用假借字令
那個概念有文字可以表達。
由以上「六書」的簡介可見,每個繁體字在字體構造及字體含意上都有
特別的意義,因此繁體字是十分有意思的中國漢字。
另一方面,簡體字則是在近代中國所創造的簡化繁體字,是根據某些規
則來把繁體字的溝造簡化。簡體字的好處是因為筆劃少了而可以加速地
把文字書寫完畢,而壞處是人們不能從簡體字上了解到那個字的含意,
因為簡化時沒有保留到字體意義的精粹,更因此而被人貶稱為「殘體字
」(殘缺了字體意義的字)。
以英語來說,繁體字和簡體字的分別略見明顯,前者是「Traditional
Chinese」而後者是「Simplified Chinese」,前者是帶有傳統意義的
中國文字,後者是簡化了的沒有傳統意義的中國文字。
不知是否因為簡體字實在太簡化了失卻了本身中國文字深遠的傳統意義
,因此在「廢繁體字學簡體字」概念被提及後,不只是國外的中國人,
甚至是國內的中國人也有不少反對聲音。
而小編個人認為,「廢繁體字學簡體字」這個概念在現今「和而不同」
的世界已不適用,應該要繁體字及簡體字並存。若要年青人了解中國傳
統文化及認識祖國,他們的第一步不是學習簡體字,而是要學習繁體字
,因為要年青人由繁體字中學習中國漢字背後深遠的傳統意義,而不要
先教年青人學簡體字而令他們凡事「不須理背後的因由或意義,總之不
要急,但最緊要快!」的做法。
讀者在看完這篇文章以後,若有興趣也可以閱讀其他相關的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