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馬桶文章 之 香港公立醫院的困局

Slience Black
3 min readMar 4, 2019

--

早前香港有不少聲音都反映香港公立醫院「越迫越爆」,而政府的處理措施是︰加完又加的醫院員工的人工及津貼。可惜的是,政府可能不知道,加人工加福利雖然可以解決很多工作問題,但是不代表可以解決一切工作問題,包活香港公立醫院越迫越爆的問題。

要解決香港公立醫院越迫越爆的問題,先要了解香港公共醫院越迫越爆的根本原因,就是「病人太多、醫護人員太少」。

何解「病人太多、醫護人員太少」?

「病人太多」,是因為有部分港人(尤其是老一輩港人)覺得公共醫院急症室的診症費用是180元,較私家診所看病的診金250元便宜,而且若初步檢查有甚麼特別不適的地方還可即時住院,而不須到私家診所診症後再拿著私家診所的轉介信到公共醫院等待長時間的排期,因此他們往往選擇去公共醫院急症室求診。

「病人太多」,病人中有更多的其他國藉的病人,如內地來港新移民、中國同胞、南亞裔等,當中以內地來港新移民及中國同胞尤甚;而中國同胞中有些可能是為了看急症然後留醫接受香港公立醫院診治而特地專程由內地來港,令病人人數一直有增無減。

在病人不斷有增無減而醫護人員人數增幅有限的情況下,平均每位醫護人員要照料約12位病人,比正常標準的每位醫護人員照料約6位病人多出一倍,沒錯,是超出標準一倍!加上有不少公立醫護人員因心灰意冷轉投私營醫護行業,變相造就「醫護人員太少」的情況。醫護人員面對越來越長的工時、越來越多的工作、越來越多的病人,但慢慢減少的人手,身心壓力可想而知。因此近日有醫護人員因捱不住壓力而在家突然身亡,雖然未知死因是否因壓力大而過分吸毒減壓提神所致,但不能否認沉重的醫護工作間接令他走上不歸之路……

如何解決「病人太多、醫護人員太少」的問題?

依小編的愚見,香港政府的「加人工加福利」的措施未能解決問題,若能解決問題,香港政府便不須短期內一加再加都未能令醫護人員的怨氣減少,因此「加人工加福利」可能連「治標」也未能見效;因為醫護人員他們最需要的不是金錢上一時三刻的支持,而是增加足夠的、符合資歷及經驗的人手去分擔他們繁重的工作,減輕他們的身心壓力。

若要「治標又治本」地處理「病人太多、醫護人員太少」的問題,只能從「減少病人」及「增加人手」兩方面出發。

在「減少病人」這方面,香港政府是無能為力的,因為它們不能「趕客」強行要求病人離開香港公立醫院去其他診所或醫院就診,而病人去了其他醫院路程較遠也會有延誤治病的危機(因此之前有政府官員提出此建議時也不被大眾接受)。另一方面,香港政府在推行家庭醫生及分流病人方面的措施也不見得對減少病人有成效,而每遇到長假期都只有少量診所繼續開放給病人治病,令病人只能傾向去香港公立醫院求診。因此香港政府只能在「增加人手」這方面出發,引入英聯邦醫生及其他外國合資格的醫護人員來分擔醫療工作,否則香港公立醫院「越迫越爆」的問題很難解決,香港公立醫院很難走出目前的困局。

讀者如喜歡這篇文章 ,可於文章最下方按下Likebutton以示鼓勵及支持(若LikeCoin用戶請先登入再按下Likebutton ,最多可按5下,而其他人士也可以了解LikeCoin及考慮是否註冊使用LikeCoin )

而加入 LikeCoin 回饋創作者計劃,更有免費獲得coin的活動:

  1. 註冊一個 LikeCoin ID (邀請人請填: tracy2018)
  2. 確認已登入 LikeCoin (確認方法)
  3. 點擊五下拍手(操作參考)
  4. 完成後,你我都會獲得免費的 LikeCoin (可用來交換以太幣或現金)

--

--

No responses yet